Search

內文頗長🥰

經過小貓咪勇闖clubhouse使用第五天(還沒擺脫新手煙火🎉)<...

  • Share this:

內文頗長🥰

經過小貓咪勇闖clubhouse使用第五天(還沒擺脫新手煙火🎉)
來跟大家分享以使用者身份觀察到的各種

最基本的:
一套完全以語言溝通的系統,使用者為全世界ios系統使用者(目前)
你需要通過邀請碼才能加入使用軟體
已加入的使用者會擁有兩封邀請名額
各種主題與族群開設的聊天室
透過追蹤可以收到排程聊天通知,加入在行事曆上
右側追蹤者欄可以看見所追蹤者正在哪個房裡

目前進過的房有
主題分享(商業金融 運動健身 網路行銷 )
大佬教學 (投資理財)
兩岸交流(政治 經濟 文化 )
心靈療癒
故事分享(戀愛經驗 糗事經驗 各種經驗 )
族群分類 北漂青年 女性創業家 攝影創作者 youtuber podcaster

聽說過鬼故事房 單身交友房 唱歌房 還沒進去參觀過
另外還有為數不少的閒聊房 尬聊房 取暖房

在CH上 你可以是聽眾
可以是分享者
也可以是主持人

可以選擇無聲潛水 當作廣播節目一樣聽
也可以舉手發言(需要主持同意)直接和房內講者對談
沒看見興趣的房間,也能自己設立主題開設房間

有由少數人領導,少數人申請發言,同時線上幾千人聆聽的房間
也有數十人參與 每個人都輪流發言的房間

有些房會限時發言
有些房以講座形式進行 僅提供聽眾發問 無討論

個人目前的使用習慣,
一是進興趣主題的房學習乾貨
二是進興趣議題的房參與討論
三是進認識朋友的房
四是到世界各地各種訓練聽力

對於閒聊房較無興趣

目前觀察到房間線上可納最大人數是5000
未達上限的房間是可以隨意進出 不需任何申請加入
剛進房時麥克風內建開啟 記得要關閉
積極使用者,曾擔任講者或開房,有機會再獲得額外的邀請碼

昨天在“clubhouse中毒成癮”房,有為數不少的成癮者討論著一開啟便欲罷不能的症狀
好多人一開啟便數小時甚至一整天,半夜不睡、聲音都啞了

這邊分享一些些我個人的認為
🧡僅保留語音交流的系統,確實大幅降低了軟體使用的門檻
你不需要一直盯著螢幕 不需要打字 甚至可以關掉麥克風戴上耳機
那麼開車可以聽,做家事可以聽,太多時候都可以聽了

🧡透過進房種類的挑選,其實可以成為學習的管道
即時、直接並針對性的交流討論,
與經篩選統整的廣泛內容相比,差異甚多。

🧡有機會接觸到舒適圈之外的人
不僅是名人、藝人,
甚至是各界大佬、各行各業佼佼者、世界各地的人類
可能一輩子沒有機會碰面,而現在可以進行對談 。

注意!
我說的是對談,以平等之姿(如果你不自我設定角色)在麥克風兩端交流 。
這部分,大大緩解因疫情不能出國的癮,
有天我進了一個全是黑人女性的房,
在討論女性主義議題。

光是聆聽完全不同的意識形態 ,
以及最直接無經過媒體篩選的交流,
就令人超級興奮(還有口音的部分,完全是聽力訓練)
感覺就像在酒吧,和陌生人聊天,看到有趣的事正在發生,會湊過去一起討論一起經歷。
很自在又很有趣,每個人都有話語權。

也像是無國界的同好聚集地,當你開設了特定主題,全部有興趣的能量都會被吸引而來,
經常是超乎意料的豐盛與強大。

一開始,大家會迷思,在CH上你必須有強大的背景,響亮的抬頭,才能拿到話語權成為主導者。

但我個人感受,在實際狀況上並非一定如此。
清晰的口條,言之有物,才是令人想要一聽再聽的關鍵。
即便是我的偶像,沒頭沒尾的尬聊,我也會受不了在一分鐘內離開房間。
而當你表達出的邏輯,分享的內容具有組織和意義,無需任何名號,也會吸引同頻率的人黏著討論議題。

CH效應剛發酵初期,
大家都還在摸索這是個什麼樣的軟體,如何應用和未來發展性。
如我上面所提到的使用入門性高,各種族群都容易在上面找到樂趣,也因此形成一股強大的蜜月期。

我們都還在嘗試,一同經歷新世代科技的演進
(依稀記得當年臉書剛進來的時候,我甚至帶有這到底是什麼有夠難用的念頭😂結果現在連我姨婆都會用臉書和我聯絡)

不論科技如何演進,
關鍵的重要本質依舊在人,軟體只是工具。

除了探索軟體本身的運行,大家也可以思考,這軟體之於你的生活,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我們學習善用工具,但絕不是讓工具給凌駕操控。

嘗試過聽眾,嘗試過speaker,接下來會來開房,聊聊關於自我療癒。
有興趣的你歡迎追蹤。
盡量會先設行事曆,你就會收到通知🧡

這麼有趣的大躍進,我們一起經歷吧🥰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Miss Scuba Taiwan 2015 山海雙棲 Freedive, Scuba, hiking, lifting, yoga 工作邀約請email : [email protected]
View all posts